1)第731章 定价必争经济论_大明守村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731章定价必争经济论

  朱闻天看着路,跺一跺,心情舒畅。

  修桥补路是传统,正常来说,官府只要把路修出来,以后无须再管。

  百姓看到路好了,每个人都会维护,非常自觉。

  下大雨了,有的地方路面凹陷,百姓看看旁边那么多的石头,就用手抓着一把把地填上,再用脚踩踩。

  每一个路过的百姓都如此,因大雨破坏的路面很快就会被修好。

  赶上秋收后,有石磙子,百姓一起拿着到路上压一压,因为没有人会继续管他们。

  官府修路是一次性的,修完就不理会了,再修不一定多少年之后。

  百姓知道,如果自己也不管,那这条路就废了。

  百姓也是村子里的百姓,如下丘村般,村子的路被水冲了,大家得去弄石头和沙子来修,不然指望谁?

  如此朴实的思想延续到村子之外,大家也一样遵守规则。

  就像自己家种菜地,垄沟是用来浇灌的,垄台上种蔬菜,采摘的时候人走垄沟。

  哪怕刚刚播种,人需要穿过菜地,也是走垄沟,没有说踩垄台的。

  小孩子偷邻居的黄瓜吃,会走沟,然后看黄瓜,没长大的不碰,尤其是带花的,碰了后就不长了。

  然后偷的时候用指甲掐黄瓜后面秧,而不是揪秧,因为他们自己家里就这样做的。

  是的,偷也得按照规矩来,不能踹了垄台又拽秧,偷和坏要分开。

  这属于深入骨子里、灵魂深处的朴素。

  尤其是夏后入秋的时候,黄瓜地都打架子,偷黄瓜的人看每个秧,小的没长大的不偷,还能长呢!

  然后见到秧子下面有大黄瓜,上面有个麻绳,再瞧瞧,哎呀!眼见贴地了,赶紧把旁边的秧子捋一捋,然后把绳子解开,往上蹿个位置,这样就不贴地了。

  因为这种都是用来打种的,离地最近却不能碰到地,碰到就烂,那怎么可以呢?

  偷黄瓜的人不允许啊!我偷黄瓜是我要吃,你家种黄瓜的你这几天没管了,没见到留种的要贴地了?

  还有你这秧子上面爬虫子了,我给你摘一摘带虫子的叶子,你家太懒了,下次偷都不偷你家的。

  这就是当下百姓偷邻居菜地的真实写照,一边偷一边帮忙维护,而且偷够一顿吃的就不偷了,拿回家吃。

  还有小孩子偷别人河边种的小葱、香菜。

  偷吃的时候看播种密度,小葱挨得近了,就把旁边的拔下来,撸吧撸吧,把外面的一层葱皮撸掉,吃里面的。

  香菜呢,要看分蘖,保持主干不动,把最不好的分蘖给掐下来吃。

  即,百姓偷农作物的行为不对,造成的伤害却非常小,就是当成自己的地来采摘,有的时候还帮你把架子固定下。

  所以偷别人家的菜地……是不对滴!

  ……

  “果然人多,今日进腊月,百姓想换什么?”刘伯温询问,他确实不懂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c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