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87章 水路转折重疏浚_大明守村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887章水路转折重疏浚

  队伍以正常速度行进,下一站蒙城,需要走两天,一百四十余里,不过由于到了河边,船只能够帮忙承担一部分辎重运输任务。

  人员就可以更多地乘上马和车,甚至坐船,赶路的情况便不那么累,两天走一百四十里,比一天走八十里轻松。

  只有朱棡一个人着急,他恨不能队伍都长个翅膀飞到太原府。

  “蒙城应该不用多停留了吧?”朱棡意思是别一住就两天,咱们不累。

  朱闻天憨憨笑:“不,留,走,嗯!嘿嘿嘿嘿!”

  朱棡:“……”

  “晋王殿下,憨憨的意思是……”里长要翻译。

  “知道,咱知道,不停留,走。”朱棡表示明白。

  “其实蒙城的发展与怀远差不多,现在怀远由于南边地方有煤矿,会比蒙城好一点。

  最后变成什么样,要看两个县的官员如何做,他们起决定作用。

  当然,有了咱们军队的人过去帮忙,只要官员听话,别捣乱,想来经济方便不会出问题。”

  里长说起蒙城与怀远的情况,要不是之前太子过来,还穷着呢!

  最大的问题是官员问题,百姓只能听官员的,因为有路引的限制,那么就种地。

  什么第二产业、第三产业都没有,第一产业的牲畜、家禽养殖,属于小农经济,自己家养一点能卖就卖,卖不了自己吃。

  鱼更没人养,河里有,下去捕不是更好?鱼养了卖给谁?大家全没钱。

  “慢慢来吧!只要现在多收点粮食,百姓安稳,以后会好办。”

  朱樉倒是对这里充满了信心,因为他所在的封地有蓝田县通到这边,专门开的路,铁路和陆路。

  要么就得翻山越岭,这个直接炸,避免绕远,他那地方只要起来,一边通过黄河运输,一边通过这边的洛水运输进淮河。

  看石臼湖,原来穷成啥样?人都跑了,总发水,好不容易种点地,一场大水哗没了。

  当胭脂河开通,水顺着胭脂河进秦淮河,再下大雨也不怕,淮河承受压力,那边开始使劲修堤、护堤。

  石臼湖居然成了好地方,大片的良田,同时又有湖泊中的水产,加上过路经济。

  许多黑户全跑去落户,一落就是应天府宁远县的户籍。

  众人一时沉默,看外面的路与河,一般的路都沿河修,这边也如此。

  朱闻天掏一把榛子出来,在那里咔嚓咔嚓嗑,目光放在远方。

  他最认同里长的话,地方百姓好不好取决于官员,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。

  怀远的地理位置比蒙城好,淮南就在它上游,蒙城也在它上游,同时它又是带着文化气息的千年古地。

  蒙城第一产业与它差不多,第二产业比他高出一截,第三产业更不用说,它干啥了?

  农业没有新意,工业没有定位,旅游一塌糊涂。

  不是说换一个领导就行的,还有别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c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