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十二节 会战_血龙骄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三十二节会战

  关于迷雾草原的最后会战,双方都留下了足够的记录,让后人可以仔细揣摩这场决定帕罗命运的战斗。当然,从客观的角度来说,帕罗人这种决战的姿态是极其不智的。这场战争真正的关键在于德瑞克城的防御战。在汤玛士取得守城战最终胜利的时候,实际上已经决定了战争的走向,而在之后歼灭帕罗人主力部队的八次追击战,更是宣判了帕罗人的死刑。帕罗吞并卡西洛斯的美梦已经破碎,迷雾草原会战的胜负改变不了任何结局。

  但脱离战略态势不提,在具体的战斗方面,这场最后的会战依然有众多可圈可点之处。不仅仅是汤玛士,帕罗人也同样如此。

  帕罗人的统帅是尼古拉王子。根据流传下来的详细记录,王子布下了中央突击的雁行阵。为了加强中央的突击力,王子把精锐的半狮鹫骑兵放在中央的第一线,希望利用半狮鹫的气味惊吓敌人的战马,冲垮联军。在半狮鹫骑兵之后,则是手持连发火枪,能瞬间射出十发子弹的火枪骑士。火枪骑士之后是帕罗人强悍的精锐骑士团。在骑士团之后,还有相当数量的步兵。所有的这些部队都是来自狼口城堡的得胜之师,士气高昂,装备精良。可以说,尼古拉王子在中央集中了所有的精锐,意图将联军从正面“凿穿”。

  王子把剩余的,战斗力较次的部队布置在两翼。虽然数量方面也颇为不少,不过两翼军队大都是从各地溃退下来的败兵,被短时间内重组后形成的。不论是士气还是装备,他们都比中央要差了一些,战斗力较弱。除了火枪手、十字弓手外,几乎都是剑盾兵和长戟兵混编的队伍。另外,由于这场会战中由于双方都是轻装前进求战,外加道路泥泞,因此炮兵和投石车都没有加入战斗。

  如果抛开对尼古拉王子的种种偏见,单从这个阵型本身来谈。这个布阵绝非王子一时兴起。而是深思熟虑后的产物。首先,帕罗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,但是兵力优势却还大到足够从两翼包抄敌人的地步,因此中央突击变成最合理的选择。其次,帕罗人拥有精锐的半狮鹫骑兵,其气味可以惊吓战马,很可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。此外,战场是一马平川的草原,战场开阔,非常适合大军展开。而任何伏兵、迂回之类需要地形配合的的诡诈策略都无法实施,双方唯有依靠排兵布阵正面作战。

  应该说。尼古拉没有犯任何错误,他的一切都考虑周全,合情合理。如果换一个对手,或许王子就能赢得这场胜利。不幸的是,他的对手却是汤玛士——名将之中的名将,当代无可争议的最伟大的将军。

  汤玛士在这一战的布阵被后世公认为天才之作。他没有布下专门对抗雁行阵的半月阵。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c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